新闻审校的“必看”和“必查”

2024-09-09

对每天大量的新闻稿件和不同类型的差错,以及隐藏在来稿流程和机制中的风险,如何给新闻稿件做“诊疗”,如何准确揪出差错、化险为夷,确保安全出稿?牢记“四必看”“四必查”是新闻编辑练好内功、当好把关人的有效路径。



牢记稿件“四必看”看格式是否规范

1.看新闻体裁是否规范

2.看署名是否规范

3.看标题是否规范

看稿件基本元素是否真实准确

1. 时间差错


在同一篇稿件中,时间的制式应保持一致。要么都用24小时制,如“7时”“16时”,要么都用12小时制,如“上午7时”“下午4时”,而不要混用。同一篇稿件中,“点”“时”的时间表述也应保持一致。


时间差错是指稿件里日期错误、缺少时间、前后时间表述不一致等。有的稿件9月7日交稿,文中却写“9月8日,某会议召开”。还有的稿件里出现了“2月30日”“4月31日”等低级错误。


对于年末岁尾跨年时间段的稿子,“今年、去年、明年”等表述要准确,最好用具体年份。


2. 数字差错


(1)数字单位使用要规范

一般来说,除了直接引语和表示粮食产量等个别情况之外,要使用国际单位。在稿件中,把“厘米”表述为“公分”,把“立方米”表述为“方”“立方”,把平方米表述为“平”“平方”“平米”等,都是不规范的。


关于温度的表述上,经常有记者将“零下5摄氏度”误写为“零下5度”或“零下摄氏5度”,规范的表述应为“数字+摄氏度”。


表示数量减少、缩小、降低、下降等不能用倍数,只能用百分数、分数或“几成”表述。


与投资金额、基金、年增收等钱数相关的数据后面不要漏掉了“元”,与人数相关的数据后面不要漏掉了“人”“名”“人次”等表述。


(2)常识性数字要熟练掌握

一篇稿子里写道:“来自全国32个省(区、市)的160多名刑事执行检察官参加了会议。”表述有歧义,经编辑与记者核实,将“全国32个省(区、市)”改为了“全国31个省(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约数表达有讲究

稿件中的约数,通常指的是一个大概、大约的抽象数量表达。抽象的数量表述与具体的数量表述不宜同时出现。比如,“85多人”这样的表述,是把具体数和约数杂糅了,表述不准确。


(4)列举数字前后要对应

稿件中经常会遇到百分数、百分点、占比等表述,有的数据是反映某一方面成绩的前后对比变化,由于列举数据较多,容易出现前后数据的不对应、不一致现象。


(5)庞大数字要细思、深查、精算

稿件里遇到庞大数字要格外小心,或许存在陷阱,编辑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精打细算”。


3. 人名、地名、机构、单位名称表述差错


(1)人名差错

稿件中的人名容易出现形近字音近字差错。像是“许”“徐”、“峰”“锋”等都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编辑要特别注意。另外,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稿件,编辑要注意前后人名的比对。


(2)地名差错

地名差错在稿件中经常会遇到,主要是指地名的表述不规范。比如,把“枣庄峄城区”误写为“枣庄驿城区”。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误写为“郑州市管城区”。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撤市(县)建区,但有的稿子里仍然用了原地名。比如,把“济源示范区”误写为“济源市”,把“洛阳市孟津区”误写为“洛阳市孟津县”,把“周口市淮阳区”误写为“周口市淮阳县”。


(3)机构或单位名称差错

在机构或单位名称中,常见差错是把机构改革后的新名称错写成旧名称。比如,把“农业农村部”错写为“农业部”,把“生态环境部”错写为“环保部”,把“自然资源部”错写为“国土资源部”,把“省林业局”错写为“省林业厅”等。


一些常见的机构名称不规范表述应避免。比如,涉及党委系统的部门,表述时“委”字不能丢掉。比如把“市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错写为“市组织部”“县宣传部”。


(4)其他事实类差错

其他事实类差错,在编稿环节中常见的有文件名称及文件内容、会议名称、活动名称、获奖荣誉名称等新闻事实的表述有误。


如:把“突发公共卫生时间” 错写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先锋模范作用“ 错写成 “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共青团”  错写成  “工青团”,“党的二十大” 错写成 “党的二十大大会”,“常委会会议” 错写成 “常委会议”等。


看字词标点是否使用恰当
逻辑表达是否清晰通畅


1. 常见的字词类差错 


常见的字词类差错包括多字、漏字、错别字、形近字音近字差错、固定搭配错误等。


形近字音近字差错出现频率较高。常见的字词差错有“的”“地”“得”误用,“副”与“幅”的误用,“期间”与“其间”误用。一些常见词语也容易混淆出错,比如,“台账”错写成“台帐”,“一如既往”错写成“一如继往”,“迫不及待”错写成“迫不急待”等等。


异体字当心“踩坑”。由于异体字与规范字在字形上稍有相似,错误隐蔽性强,很难发现,因此编辑要特别留心。比如把“刺激”误写为“剌激”,把“出”误写为“岀”等等。


新规范词语使用要注意。有些词语已经属于旧用法,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已经规范统一为新的用法。比如,“蹚出新路”不再写作“趟出新路”。


用词重复要规避。比如,“位列全国第二位”一句中有两个“位”,意思重复,应删除一个“位”。


常见固定搭配要牢记。“集……于一体”“融……为一体”等是常见的固定搭配。另外,稿件中的“加强”“加大”“推进”“推动”等动词搭配是比较容易出错的,比如,“加大进程”应改为“加快进程”。


2. 常见的标点符号差错


“小标点、大作用”。标点符号看似无足轻重,但若使用错误,句子意思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把“五六十年代”误写为“五、六十年代”,以上例子表述的是某一区间段时间的概念,但如果用了顿号意思就不同了,变成了两个节点的概念。


还有的稿件中出现整句“一逗(逗号)到底,该断未断”;双引号句子内的引用内容仍用双引号;完全引用,句子结尾的标点误置于后引号外面;部分引用,句子结尾的标点误置于引号里面;表示列举的“等”字过后多用了省略号。


书名号的误用在稿件中也很常见。一般来说,证件、证书、课程、主题等不用书名号;报纸、期刊名称应用书名号;文件、法律法规名称如果加上书名号时,名称要用全称。


3. 内容和逻辑问题


(1)题文不符

即稿件标题和正文联系不大或者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2)内容重复或丢失

一些稿件篇幅较长,但细细读来,同一内容在不同段落里反复叙述、大致雷同;还有的稿件出现了上下文衔接不畅,内容丢失的现象。


(3)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表述

不恰当的词语运用引起歧义。一篇稿子里曾写道:“深入宣传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反面典型也用“宣传”一词就不恰当了。


随意使用简称引起歧义。比如,一篇稿子里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简称为“中科院油料所”,这里的“中科院”不知道是指“中国科学院”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


一些不恰当的说法也会引起歧义。对于国家司法考试开考,一篇稿子将标题写为“我省2.3万名考生共赴‘天下第一考’”,国家司法考试固然重要,但把其称为“天下第一考”就显得不恰当了。


(4)内容有违新闻规律

如9月15日的一篇来稿内容里写“9月17日,记者来到某地”,下文还写到了“烈日下……”等描述。对于这类稿件,记者可能有刊发时间方面的考虑,但提前这么写,一旦9月17日当天下雨或没有“烈日”,那就违背了新闻事实,不符合常规了。


(5)句式杂糅、逻辑混乱

这类差错多数是由于句子主谓宾欠缺、主谓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表述断章取义、句子结构错乱等引起的。

判断稿件是否存在“风险”

存在“风险”的稿件,主要是指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稿件。这里面包括稿件内容与国家政策不符、与法律法规不符、与公序良俗不符等情况。


对于稿件里引用的网站的统计数据也要注意,务必要查清源头,规避“风险”。


对于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敏感内容要特别注意。


稿件中要防止常见的敏感性称谓差错。比如,对于身体伤残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瞎子”“聋子”“傻子”“弱智”等表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



牢记稿件“四必查”


姓名、职务、排序必查

姓名差错前文已有部分表述,还有一些差错是由于电脑输入法的汉字选择或记者使用手机写稿输入时出现的差错,要务必杜绝。


职务表述要注意规范用法。比如,“区委书记”不能写成“区书记”,“乡党委书记”不能写成“乡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可以简称为“村委会主任”,但不能简称为“村长”。


与人大有关的职务,近年来在报纸稿件中出现差错的情形较多。比如,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错写为“全国人大委员长”,把“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错写为“省人大主任”。一些国务院机构中的正副行政首长职务要注意,比如,把“审计署审计长”错写为“审计署署长”。此外,把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检察长”错写为“检察院院长”。


当某领导兼有多个职务时,稿件表述上应按照职务级别高低依次排序,职务级别相同时,一般将党内职务放在行政职务之前。对于已经离职的领导要加“原”或“前”,但要注意位置。如果单位或机构还存在,那就不能在名称前加“原”,而应在职务前加“原”;若因机构改革撤销,就应在名称前加“原”。


重要提法、重要引语、重要会议名称必查

在新闻稿件中,重要提法是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带有全局性、重要导向性的提法,由重要领导人、重要党政会议提出。这类提法常常被编辑们称为“固定提法”,意为“表述不能有任何改动”,编辑要将此作为模板,逐字逐句对相关内容进行“扫盲”。


还有一些重要专有名词的固定提法不能忽略。比如近几年新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涉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相关内容的重要表述,编辑要牢记其中的重要宣传提法。


还要注意的是,引用重要领导人讲话也要务必确保准确无误,尤其是直接引语,多字、少字、引用不全等,均不合适。


重要党政会议特别是关于两会的稿件,由于人大、政协会议届次的表述不同,导致会议名称中的“几届几次”容易混淆,编稿时需要特别留心。



遇到“国内唯一”“省内首家”等表述必查

新闻稿件有时为了展示某一地方的成功经验、某项技术的高端精尖、某一个人的光辉事迹,不惜使用“最好”“最大”“顶级”“国内唯一”“省内首家”等绝对化语言的描述。新闻语言应避免绝对化的表述,而要讲求客观、真实、严谨,做到话不说满、规避风险。


“化解”绝对化语言的办法,一是要务必查询出处,查找对标同题内容权威媒体的表述;二是要及时咨询写稿记者,详细了解事件来龙去脉,以“较好”“某些”等限定词来替代相关表述。


有疑问处必查

编稿时的疑问,不仅有稿件内容上的疑问,还有形式上的疑问。有的稿件超出了发稿规定的字数,而记者并未备注说明;有的稿件写法上不像新闻稿,更多的是夸大其词的宣传;还有的重要领导活动稿件,出现了纸质版签字稿和采编系统电子稿内容不一致等情况。


无论编辑面对的是一篇什么内容的稿件、由谁采写的稿件、通过什么渠道而来的稿件,都应树立“第一责任人”理念,要具备“最终把关人”意识,坚持“有疑问处必查”,敢于发问、敢于核对查实、敢于向上级领导如实反映,弄清“疑问”的来龙去脉,确保稿件的可信性、可读性,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3期 (转载时有删减)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全媒体编辑部 

内容来源: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