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枸杞”大肆横行,问题出在了哪里?

2024-09-03

三农快评

是什么让养生枸杞变成了有毒枸杞?昨天(9月1日),央视财经曝光了枸杞产业链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让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喜欢“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人士大跌眼镜。


央视财经报道了枸杞生产加工中存在的两种违规行为。一是违规添加焦亚硫酸钠,以起到提色增艳的效果。记者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发现,当地市场上有些厂家、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卖个好价钱,明知添加焦亚硫酸钠不被允许,却依然使用这种化学制剂。二是用硫磺熏蒸枸杞。在甘肃省靖远县记者调查到,如遇到下雨、温度低、阳光不好等天气,仅用焦亚硫酸钠洗已经起不到美化的作用,这个时候就会使用熏硫磺这个杀手锏,而商户为了节省成本会选用工业硫磺。硫磺有毒,人一旦食用,很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国家明令禁止工业硫磺用于食品加工。但在当地,收购商们用塑料棚给枸杞熏硫磺的行为可谓明目张胆:白天采摘、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晾晒。


枸杞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如此违法违规加工的有毒枸杞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报道中涉及到的主要是一些从事枸杞收购的无良商户,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将从农户手里收来的枸杞进行泡药、熏制后再流向市场。而如今东窗事发,当地种植户们是直接受到连累的,未来枸杞的销路也前途未卜。


9月2日,甘肃省靖远县、青海省格尔木市先后回应表示,成立调查组,彻查相关问题,对于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调查处理结果将向社会公布。我们不禁要问,当地监管部门平时究竟是如何进行监管的?要知道,枸杞可是当地的特色支柱产业,对于这些行业里几乎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难道丝毫不知情吗?


农业领域里要树立一个地方特色品牌并非易事,而一粒老鼠屎就足以坏了一整锅粥。当地监管部门对自家支柱产业应该足够重视、严格监管、爱护有加,从种植到采摘、从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规范引导,把监管工作做到日常、落到实处,确保整个产业长久健康发展。对于本次曝光的情况,要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全力彻查,一经查实,严罚严惩,以儆效尤。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孙丽敏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