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建议12345工单简化流程,少写点材料!
2024-06-11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建议12345工单简化流程,少写点材料!
碧翰烽
日前,有网友在人民网“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征集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中留言。
这条留言是“建议简化工作流程,少写点材料”,其具体内容为:
近期,上级政务中心要求各县市在办理省级12345转办工单时,需将诉求核实情况、办理情况、联系诉求人情况、政策文件依据、答复口径等要素一一罗列清楚才能申请结案。若短期内不能办结的工单需写明下一步工作计划、完成时限,缺少一点就会被退回重新处理。这个工作提示决策是好的,但其要求并不适用于所有省转办工单,例如投诉占道的工单,以前出现场执法清理后告知群众,在平台描述清楚就可以结案,但现在要写出对外答复口径、诉求核实情况、详细处理时间等要素才能结案,在投诉工单多的时候,一天要写10余个材料。
这条留言说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一方面要减轻基层负担,防止脱实向虚,把主要精力放到材料上去了。另一方面要尊重和相信基层,尊重客观实际,问题各有不同,处理也会各不相同,不要过于繁琐、拘泥。
关于12345诉求办理,各个方面有各个方面的看法,想要方方面面都满意,肯定很难。
但是,从一些基层干部和网友反映的情形来看,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关于工单诉求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也就是说,12345热线部门需要对工单诉求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甄别,并做出公开、明确的答复。不能对所有诉求一视同仁进行办理,这样会浪费公共资源。
因为在现实当中,的确存在一些比较奇葩的诉求,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完全没有办理的必要性。但是按照一些地方的规定,只要是诉求,就要给出回复。
好在,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对工单诉求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甄别,对于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工单不予办理,并且向社会予以公开。
这里面有两个点值得注意:一是开展甄别工作,需要专业性人员,需要耗费时间精力,这个事情要做,这涉及到办理部门的效率与权益,以及公共资源的公平性;二是对甄别结果需要进行公开,这是保障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因为公开了,就可以接受社会监督,防止随意被确定为不合法不合理。
第二,关于工单诉求办理的满意度问题。这个也是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也就是,有些诉求实在没办法办理到位,但是需要有个满意度评价,这就使得一些办理人员需要给当事人说好话、做工作,同时,当事人也会很为难,明明事情又没有办理到位,但是面对办理人员的解释说情,又显得无可奈何。
另外,有些诉求可能涉及到多个方面,甚至于相互对立,如何做到满意度,本身就是个问题。
其实,与其强调满意度,还不如强调问题办理的合法性,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是不是依法进行了办理?
第三,关于诉求办理的职责流程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三个问题,一个是职责科学分工。也就是按照属地、部门职能、级别三个原则来划定职责,不能简单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否则可能让基层难以承受,更不利于诉求问题的实质性解决。
再一个是回复问题。现在有些诉求的回复过于程式化、形式化,千篇一律。有的看不出诚意,纯粹就是为了应付了事。但是,回复也不必过于复杂,只要将事情讲清楚就行。
还有一个就是办结问题。主要应该以结果导向为主,比如相关协议书或法律文书,比如现场处理的图片,比如有关当事人的评价或意见。等等,强调的是实质性结果,坚持的是简单便利原则。
实际上,12345也只是一个诉求表达通道,还有其它诸如信访、司法、职能部门等各种渠道,需要考虑整合联动,防止诉求问题重复反映,形成公共资源浪费。并且要坚持依法办理为主要原则,推动12345诉求办理迈入法治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