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上调新农合缴费标准,代表说到根子上了

2024-03-06

毛相林的建议落实到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执行起来或许一定难度,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可探索和突破的方向,是扭转新农合参保人数下滑的、有效且接地气的手段,值得各地一试。


文 宗和

  
代表委员们针对医保方面的相关建议,一直是两会期间的热门话题。
来自重庆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毛相林,近日提交建议——暂停上调个人参保缴费标准,增设零缴费或低缴费参保档次。
扎根基层几十年的他注意到,随着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逐年提高、门诊定额报销制度取消,农民参保意愿下降,基层干部筹资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
毛相林的观察有官方数据背书。
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新农合参保人数从2019年开始逐年下降,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同比减少0.3%、0.8%、0.8%和2.5%。其中降幅最大的2022年,毛相林所在的重庆,参保人数少了91.94万人,而全国少了2517万人。
毛相林通过工作调研,总结出四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个人缴费标准增幅过快,超过农民的承受能力。

图片

这一点其实在此前官方发布数据后,就有过不少讨论。新农合一年缴费380元,一个农村六口之家,全参保新农合的话,保费一年一共是2280元,这对很多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
数据要对比看才更直观。
以重庆为例,近三年(2022-2024年)个人缴费标准年增幅,分别为14.3%、9.4%、8.9%,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只有10.5%、6.35%、7.74%,前者增幅大大高于后者。
要扭转新农合参保人数连续下滑的局面,暂停上调个人缴费标准,减轻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或许是当下最重要的举措。
当然,随着医保开支不断增加,暂停上调个人缴费标准的后果,很可能是医保窟窿越来越大。毛相林给出的方案是,全国不统一规定个人缴费标准,由地方根据医保基金运行情况,自行决定是否调整和调整幅度。
按这个建议,全国不再一盘棋,富裕地区的农民多交点,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很大负担;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当地农民就少交点,松松身上的担子。
毛相林还提议,建立连续缴费激励机制,对连续缴满一定年限(比如5年、10年)的,住院报销可上浮一定的比例,在实际操作中也有比较大的价值。
当下农村的确存在一种现象,即很多人缴费不是连续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报销比例是固定的,连续缴费的农民容易有一种不划算的感觉,觉得自己身体硬朗就不缴费,想着等年纪稍大需要跑医院了,再买新农合。

图片

但生活是无常的,不知道病痛和意外何时降临,如果抱着侥幸心理不缴费,等到出事了,后悔就晚了。与其让村干部费尽口舌说明续保的各种好处,不如给一些看得见的实惠。连续缴费年限和报销比例挂钩,年限越长报销比例越高,显然可以提高一些人缴费的积极性。
毛相林提出的最后一个建议,普通门诊统筹报销限额可结转下一年使用,本质上也有着相似之处,不会让人有“吃亏了”的感受,以至于第二年就不续保了。
与此同时,这也能避免一些人选择年底突击花钱,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某年年底我去一家中医院按摩,发现人明显比平时多,问医生得知不少人报销额度没花完,想着反正快要“清零”了,不如去医院花完得了。
你很难批评他们没有“大局观”,只看中眼前的利益,因为这就是人性。尤其对农村家庭来说,赚钱太不容易,谁都不想花钱买了医保却没获得感。
不管怎么说,新农合发展十几年了,它的保障作用有目共睹。毛相林的建议落实到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执行起来或许一定难度,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可探索和突破的方向,是扭转新农合参保人数下滑的、有效且接地气的手段,值得各地一试。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