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国土变更调查中弄虚作假,背后是土地利用问题

2024-02-27

日前,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了一批在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中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通报,山西大同某公司违法占用耕地作物流仓储,通过在硬化地面上覆土的方式将占用的土地报为耕地。有地方购买甘蔗移植到脐橙果园,将园地报为耕地。还有地方则在养螃蟹、养鱼虾的水塘上移植蔬菜、插“谷桩”,将养殖坑塘报为耕地,有的将林地上的树木修剪枝杈降低树木郁闭度后翻耕林下地面制造“林粮间作”的假象,将本已退耕还林的林地报为耕地。

除了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之外,自然资源部还同时通报了多起工作不认真、把关不严造成的错误调查案例。有的地方把几千亩合法审批且路基已经基本建成的公路用地调查为耕地,有的将原为耕地但已被河流洪水冲毁、不具备耕种条件的土地仍然登记为耕地。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是对一年内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权属变化等进行的调查核实。现在,自然资源部门已经广泛使用卫星照片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执法调查,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如果与数据库里的情况不符,都会被发现。而一旦发现,地方就要作出相应的说明或者整改。

理论上来说,只要土地用途的变更是合法的,那国土变更调查只需要据实上报就好。如果不如实上报,以后很可能引起更大的麻烦。但为什么一些地方会冒着被问责的风险弄虚作假,甚至有些地方是政府主导有组织地弄虚作假?而值得关注的是,自然资源部通报的这些案例,全部涉及耕地,弄虚作假是把本来不是耕地的土地造假为耕地,错误调查,也都是把其他类型的土地误登记成了耕地。为什么这些案例都与耕地有关呢?

这或与国家对耕地的严格保护有关。“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保护红线。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文,要求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根据这些要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实现“占补平衡”,即占用多少耕地,就要开垦与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耕地也只能用于种植粮、油、棉、菜等农作物。

民以食为天。保有足够的耕地种植粮食,以确保粮食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客观来看,土地在经济发展中是一种重要的要素,各种产业都需要土地。但是土地在不同的地区用于不同产业,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差异十分巨大。

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全域总面积6340平方公里,合951万亩。而2023年上海GDP4.72万亿元,平均49.6万元/亩。但其中的耕地,如果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一年可能只有一两千块钱产值,即使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也不过几千块最多一两万块。但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占地86万平方米,合1290亩,2022年生产了71万辆电动汽车,总产值1839亿元,2023年汽车产量又增加到了95.7万辆,亩均产值超过1亿元。显然,在这些大城市,将土地用于工商业,会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目前,上海市仍然有202万亩耕地,其中150万亩是永久基本农田,耕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1%。在现实情况下,耕地保护任务被层层分解到各级政府,这也决定了每个地方政府,都有保护耕地的任务。即便是国际化的大都市,也必须保留相当数量的耕地,否则就要被问责。由此可见,本次自然资源部集中通报多地国土变更调查中弄虚作假,背后很大原因或正是土地利用问题。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的意见》。会议强调,要建立健全同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更加高效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协调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增强土地要素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

而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也有必要与时俱进,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大城市,土地用于工商业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那就应该把更多土地用于工商业建设,而不能让耕地保护的“红线”成为经济发展的束缚。粮食等农产品生产任务,可以交给主要发展农业的地区来完成。重庆市的地票管理办法,允许土地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使用。同样,也可以有全国范围内的地票制度,大城市可以购买农业地区的新增耕地,将本市的耕地置换为建设用地指标。这样,大城市发展工商业有地可用,农业地区也能共享大城市的发展成果。

在农业区,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就应该让农民自主决定种什么。要保证粮食产量,可以通过种粮补贴来鼓励农民种粮,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增加粮食单产,而不是依赖行政力量,一刀切地要求“退林还耕”“退牧还耕”“退养(殖)还耕”。这样,地方政府或也就不需要为了保持耕地面积而弄虚作假了。

来源:南方周末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