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手!结婚将纳入全过程管理?婚前要培训、婚后要追踪,你准备好了吗

2025-08-28

结婚这件事,国家要介入了。

从你打算步入婚姻那一刻起,或许就要接受一场系统培训。把婚姻当作人生工程来管理,全流程介入,从源头修复这段关系。

国家卫健委与多部门联合推动,婚姻家庭建设服务体系改革设想。

一整套围绕婚前指导、婚后支持、情感教育、家庭建设的机制,已被纳入《“十四五”全国人口发展规划》《婚姻家庭辅导试点工作指南》等多个文件,并在部分地区落地试点。

01 结婚前要测评、上课、签承诺书?

比如,江苏盐城、浙江台州、湖南岳阳等地,已经开始推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进婚登窗口的试点。

有的地方要求新人,完成婚前课程后才能预约结婚。有的县市则设置婚姻健康评估表,作为是否建议延后登记的参考。

上海市妇联则提出,要建立婚姻质量预警机制,与“家庭矛盾干预网格,鼓励社区、街道在发现高风险家庭时提前介入,避免小问题演变为社会事件。

未来结婚领证,很可能要测评+辅导+签知情书。

02 爱情自由,婚姻开始制度化

依据政策信源,这一轮改革涉及三大关键环节。

婚前辅导制度化:针对准备结婚的情侣,开展婚恋价值观教育、情绪管理培训、婚前体检与风险告知、冲突应对模拟等课程。未来或将作为结婚登记的推荐前置流程。

婚后支持跟进:各地逐步设立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开展婚后1年、3年、5年节点访谈,提供免费调解、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服务。

家庭责任教育纳入义务培训:围绕育儿理念、老龄赡养、家庭财务、家务分工等,推动形成有人教、有人听、有人跟的支持机制。

旨在从根源上,减少冲动结婚与草率离婚、缓解婚姻焦虑、提升家庭质量。


意见原文/出处 可查看上图

独家解读:猫九先生

为什么国家要“介入婚姻”?

问题的答案,藏在一些沉重的数据里:

全国结婚率持续下滑,创下近20年新低。离婚率虽有所下降,但闪婚闪离依旧普遍,三年内离婚的占比达50%以上。

育龄人群对婚育意愿疲软,一些大城市的丁克率,飙升至30%以上。这些变化带来的,不只是个人选择问题,还有人口结构失衡、抚养压力上升、养老成本飙升、社会稳定压力加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从最初的生育政策,延伸到了婚恋教育、家庭支持、情绪疏导,尝试搭建一个完整的婚姻与家庭服务闭环,

以此修复正在松动的社会基础单元:家庭。

很多人看完政策会感到紧张,觉得婚姻不再纯粹。但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高节奏、高压力、情绪撕裂加剧的时代,

婚姻若还是靠忍,靠拖,靠运气,那才是真的危险。

好的婚姻不靠天注定,靠提前准备、过程中有扶持、出了问题能被托住。

不管你是已婚、未婚,还是正在经历情感波折的人,都值得去了解这场婚姻制度变革。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