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基层干部忙到飞起,不是在 “文山会海” 里挣扎,就是被各种奇葩考核折腾得心力交瘁。
好在,中央终于出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重磅发布,6 大铁规,直击痛点,堪称基层干部的“救星”!
01
新规出台,
指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精简文件
以往,很多文件套话空话连篇,读了半天还抓不到重点。以后可不行了!新规明确,地方和部门发文要实行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年度发文数量“只减不增”,多了就得向上级书面说明。
文件篇幅也有限制,综合文件不超5000字,专项文件不超4000字。
关键的是,禁止简单照搬照抄上位文件,杜绝在文件里夹带私货,比如偷偷塞进 “一票否决”“责任状”等不合理要求。也别想着耍小聪明,把“红头”变“白头”,正式改便笺来规避监管。
(2)精简会议
“上午开大会,下午开小会,晚上还要开视频会”—— 基层干部的 “会议魔咒”,终于要被打破了。
现在,新规对会议动真格!召开会议严格实行计划管理,法定性、制度性会议按规定来,本系统本领域综合性工作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1次,业务工作会议能合并就合并、能精简就精简。
会议规模也得严格控制,只安排和会议主题密切相关的单位参加,坚决不搞层层陪会。
部门会议没党委批准,不许要求地方领导参会。会议时间同样有限制,主要领导讲话不超 1 小时,能半天开完的绝不能拖一天。
(3)规范督查检查考核
“查学习笔记写了几页,看宣传照片拍了多少张,问公众号发了几篇稿”—— 这种 “留痕式考核”,彻底行不通。
新规要求每部门全年只能搞一次综合性督查,同类合并,禁止单刷存在感。
“一票否决”“千分制”这类恐吓式指标,未经批准不得新增。以后督查检查考核得回归本质,真正关注工作实效,而不是折腾基层干部。
(4)借调干部
基层本来人手就紧张,可上级机关还经常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导致基层工作更加捉襟见肘。
新规明文规定:上级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借调干部,变相借调如工作专班、跟班学习等被一概禁止。
这一规定,就像是给基层干部吃了颗 “定心丸”,让他们能安心在基层工作,不用再担心被随意借调。
(5)政务APP“净化令”
曾经,各种政务 APP 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这个要打卡,那个要积分排名,还有统计在线时长等功能,简直成了“指尖上的负担”。
现在新规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面向基层的政务APP,原则上一家只能保留一个!
那些向下摊派任务、让基层填表报数交材料的功能,一般不延伸到县级。
江苏多地明确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服务APP,已建的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迁移归并,否则停拨运维经费!
(6)明晰基层权责
“属地管理”四个字,曾是某些上级最顺手的皮球,很多不该基层承担的事也被甩给了基层。
现在,省级政府要制定乡镇职责清单,禁止随意下放事权,不得将村 (社区) 作为行政执法、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事务的责任主体。
清单外事项不许甩锅基层,未经省级批准,不得以“属地管理”等名义转嫁责任。如此,基层干部的权责更加清晰,不用再为不该自己承担的事情背锅。
这6条铁令,不是给基层“松绑偷懒”,而是要撕掉形式主义的“伪装”。
减负不是减责,松绑不是松懈。让基层干部从 “抄材料、拍照片、刷 APP” 里抽出身,才能真正跑到田间地头、守在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