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形式主义整成形式

2025-08-13

会场之中,领导正激情挥斥“形式主义”之害,台下干部们奋笔疾书,记录下“反对形式主义”的条条指示。这般讽刺,恰如古语所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当反对形式主义本身亦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连“反对形式主义”也难逃被形式化的宿命?


此风蔓延之烈,竟使“反形式主义”的旗帜下滋长出更为精妙的形式主义新变种。为“精简会议”,有的地方反在会前增设“预备会”、“协调会”,叠床架屋,比原本的会议更加冗长繁复;为减少“纸质留痕”,有些单位将大量精力投入于“电子留痕”,各类电子台账、云端报表、拍照上传,科技新瓶装的仍是形式主义的旧酒。最令人无言以对的,是某些地方在布置“反形式主义”任务时,竟要求下级提供“反对形式主义”的书面方案、具体举措、进展报告及成效总结……层层加码,这“反形式主义”的层层指令,岂不成了形式主义的新枷锁?其本质仍是“形式主义”在“反对形式主义”名号下借尸还魂,唯求免责罢了。

此种“反形式主义的形式主义”何以如野草般生生不息?其根源在于,当“反形式主义”只沦为一种口号、一项任务、一份材料、一场表演,其目的便非为根除积弊、服务群众,而仅是为完成“反对形式主义”这一上级要求的形式而已。于是,形式主义未去,反而在“反对”的包装下获得了新的合法性外衣,得以藏身于“正确”的指令之后,在“反形式主义”的新形式中悄然复活。如此“形式主义”如韭菜般割了又长,恰因未伤其根——根子在于动机的扭曲:工作只求“形式正确”,不问实际效果。

真正要破除形式主义,就须挣脱“为反对而反对”的怪圈,回归效果导向。鲁迅先生早已洞见:“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评判一项工作、一种措施,应以其是否真正解决问题、是否提升了效率、是否让群众有获得感作为唯一圭臬。无论它是否顶着“反对形式主义”的响亮名号,还是看似新颖的“电子化”外衣,皆应如此审视。

别把形式主义整成形式,其核心警醒在于:形式主义从来不是“形式”本身,而是形式背后那灵魂的空洞与责任的逃避。当“反对形式主义”竟也沦为一场以空对空的“形式”表演,它便彻底背离了初衷,成为了它所反对之物最荒诞的镜像。

祛除此痼疾,唯有让实效成为检验一切工作的唯一尺度。唯有以实效为利刃,方能在“反对形式主义”这看似正确的旗帜下,刺穿那些名目繁多的新伪装,让一切工作从“形式”的虚妄中挣脱出来,真正回归大地。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