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我是肆人。
目标是把涉企管理的制度性成本降下来,把市场预期稳住,让守法经营更安心。
说直白点,国家把“行政复议”这把法治扳手拎起来了,专门去拧正涉企执法里的歪劲儿。谁乱罚款、乱收费、乱查封,谁就被点名、被纠正、被追责。企业这边呢,多了一条好走的路:有理可讲、讲得明白、讲了能见效。
]01在管啥?就盯这几个“老毛病”乱罚款:动不动顶格,拿罚单当管理工具、当收入来源。以后要看三件事——事实清不清、裁量有没基准、过罚相不相当。不合规,撤或改。乱收费:靠“红头文件”越线设收费标准、卡企业。复议可以“附带审查”这些文件,发现和上位法打架的,立刻调整、停执,情节重的推动废止;涉及的钱,该退就退。
乱查封(含扣押、冻结):权限、范围、数额、时限,四条线一条都不能踩。超范围、超期、超额,一律纠正;长期“挂着不处置”的,限期清零。政务失信:协议说了不算、承诺说了不兑,复议直接纠偏;许可想撤就撤、理由说不清的,也要按程序给个说法。一句话——把权力关进制度里,让企业心里有数。
02怎么落地?四套“组合拳”一起上(一)通道更顺
对执法机关——边界更清、程序更严
对营商环境——成本降下去,预期稳起来
这波动作,直接把一整套能落地的法治工具摆在了台面上;企业碰到不合理执法,知道去哪里说理、知道怎么说理、也能看到说理的结果;执法有了“标尺”和“边界”,既有力度也有温度。路修通了、规则立住了,市场主体就能轻装上阵,把劲儿用在干事上,把时间花在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