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医生,我爸早上还好好的,吃了药出去遛个弯,就突然倒下了……”电话那头,声音哽咽。
刘大爷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多年,听信朋友建议,最近换了更“高级”的降脂药——瑞舒伐他汀钙片(俗称“他汀”),而且越吃越勤,生怕“血脂反弹”。
然而,在一个炎热的夏日清晨,刘大爷晨练归来,突发猝死。家属悲痛欲绝,医生却无比遗憾:“如果能早点注意这些夏季服药细节,或许还能避免悲剧。”
01
他汀虽好,夏天服用有风险!
这四点一定要警惕
1.出汗多+高温=横纹肌溶解“导火索”!
他汀类药物在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同时,可能引发肌肉毒性反应,尤其在高温、高湿、大量出汗的情况下,更易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如果你发现:
肌肉酸胀、乏力
大腿或小腿像“拉伤”一样疼
小便颜色像酱油、泡沫多
千万别扛着!这是他汀的不良反应之一,一旦处理不及时,会造成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
医生提醒:
夏季大量出汗会加速水分与电解质流失,加重他汀对肌肉的毒副作用。务必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
2.不分时间吃?错!夜晚是他汀“黄金时段”!
胆固醇合成多在夜间活跃,他汀的最佳服用时间是晚餐后或睡前,能更好地对抗血脂生成。
尤其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短效药物,白天吃等于“白吃”。
同时,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葡萄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抑制他汀代谢,血药浓度飙升,毒性加倍!
建议:
晚饭后半小时服用,清水送服,不与果汁、茶水混合。
3.随意叠加保健品?小心“药物撞车”!
“我爸吃他汀,还天天喝鱼油胶囊、红曲米……”刘大爷的女儿说起父亲的“养生经”,满脸懊悔。
但医生却摇头:
红曲米本身含有天然他汀类物质
鱼油会增强他汀对肝脏的负担
再加上夏季天气热、饮食重,肝脏易“火上加火”!
中医讲“药食同源”,但也强调“寒热虚实辨体质”。不对症的保健反而成了毒!
医生建议:
服药期间尽量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含“降脂成分”的保健品,如红曲米、蜂胶等,尤其在夏季,避免肝肾超负荷工作。
4.腹泻、胃炎、发烧?他汀暂时停!
炎热季节,细菌繁殖快,很多人容易出现胃肠道感染、发烧等症状。
这些情况下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肝肾功能变差,再加上吃药,可能加重代谢负担,反而出大问题。
特别是出现脱水、呕吐、乏力等症状时,一定要暂停服药,及时就医!
医生提醒:
他汀不是“天天都必须吃”的药,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应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停药或调整剂量,切忌自作主张!
02 他汀为何常出问题?三大“用药误区”害人不浅
1.药吃了,心就“放飞了”?
很多人以为吃了他汀,血脂就“正常”了,照吃大鱼大肉、夜宵啤酒不断,其实不知:
他汀只是控制血脂,不是清除脂肪
饮食不管住嘴,等于药白吃,毒白受
2.体检发现“肝酶升高”,不当回事?
很多患者吃他汀期间,肝功能稍有波动,医生建议复查,他们却说“没事吧,就这么点高”。
错! 他汀对肝脏的代谢压力是持续的,哪怕轻微异常也可能发展成肝炎或肝损伤。
3.药“越贵越好”?不一定!
不少人盲目追求九价疫苗一样的“进口他汀”,结果剂量、代谢特点不适合自己,反而副作用更大。
用药讲求个体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3
科学吃他汀,这样做才安全
三个“护心护命符”
1.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
吃他汀前:抽血检查肝酶、CK
吃药期间:每3-6个月复查
若出现肌痛、乏力、茶色尿:立刻就医!
2.饮食+生活方式控制是基础
少油腻,戒烟酒
多吃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油
多摄入富含抗氧化成分的蔬果,如蓝莓、西兰花、胡萝卜
3.中医调养结合,辅助降脂
中医讲“痰湿为患”,肝脾运化不良是高脂血症的根源。
日常可在医师指导下饮用菊花决明子茶、山楂荷叶茶,有助于疏肝解郁、健脾利湿,辅助调脂。
但切记:中药代茶饮只是辅助,不能替代正规药物治疗!
王主任提醒:
“他汀类药物,是对抗高血脂、防心梗、防中风的重要武器。但武器用得不当,也可能伤人。尤其在夏季,高温脱水、运动频繁,更是风险高发期。”
记住这四点警示:肌肉酸痛、酱油色尿、夜间服药、保健品叠加。
出现一个,也请尽快找医生,而不是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