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一时放松的生活方式,可能带来一辈子的制度后果。
公务员下班后,真的能自由吗?
2025年7月起,16个省份已启动公务员个人生活专项整治工作,生活作风、社交行为、家庭财务状况,都进入了纪检追责程序。
你的一言一行,不光影响你自己,还可能牵扯到你家人的前途。
上图为各省份进驻情况
原创/许二野:身在局中,眼里有风
公务员的生活行为,必须与社会责任匹配,纪检追责,从下班时间开始。
第六轮巡视工作已经展开,16省份开始对公务员的个人生活,进行专项整治,纪委对公务员的生活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都会被追责:
私人聚会与工作单位存在交集:例如,私下聚会中,涉及到与单位业务相关的人员、请托对象,某些情况下,单位同事的陪同,都可能成为调查的切入点。
过度奢华的娱乐和消费:参加私人宴会或娱乐活动时,奢侈消费、奢华场所、
甚至一些不合规的活动内容,也会被视为不符合公私分明的要求,进而成为调查对象。
家庭财务问题:部分干部因财务透明度低、家庭成员经营的公司,涉及单位工作产生利益关系,也会进入监察视野。
尤其是在纪委第六轮巡视期间,多个案例因个人行为,进入纪检追责程序。
工作到私生活,公务员的身份不再分开。
地方和单位已经开始将公务员的个人生活、家庭行为、社交圈纳入到日常监察清单中。如果你是公务员,如何保持清白,避免被拉进追责程序?
警惕以下几个方面的隐形风险。
避免私下接受请托,或向单位内外人员提供帮助
无论是在社交活动中,还是家庭事务中,只要涉及到单位内外利益交换,就要极力避免。
例如,私下为某个同事提供业务上的帮助或资源,都会涉及到利益链的模糊,容易引发责任追溯。
个人聚会与工作单位不挂钩
私下聚会尽量避免与单位内的同事,尤其是上下级、业务相关的人员发生直接关联。如果涉及到单位工作中,存在利益关系的人员参与,应该尽量避免。
家族企业和公务行为要分清界限
如果你的家庭成员经营公司或参与某些项目,切忌让家庭财务活动与公务行为产生交集。任何涉及利益输送、资源交换的行为,
一旦被查出,都会成为纪律审查的突破口。
避免过度社交,控制社交圈的隐性影响
社交媒体的私密圈子、圈内活动,皆为纪委监察的对象,尤其是在活动中涉及到的人员、言论、活动场所都可能暴露隐患。
今天开始,下班后的你,必须更加小心。
你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社交活动,都有可能被纳入纪律监管范围。
组织的审查不光是为了查,也是为了防。倒查一切不合规的生活习惯、社交圈、交往规则。
自由与规矩,从来都是一对双生。
责任在前,身份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