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近日,有群众向笔者反映,在洪洞县辛村镇马一村西北角,一个隐藏的存砂厂长期“裸奔”经营——既无合法手续,又无环保措施,大量沙石露天堆放,成为周边环境的潜在污染源。笔者实地走访后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实,而这样一个存在明显违规的场所,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监管。
现场直击:沙石裸露无遮挡 扬尘隐患触目可见
根据群众指引,笔者在马一村西北角一处相对偏僻的区域找到了该存砂厂。不同于正规砂石场的规范管理,这里的景象堪称“混乱”:
- 近千平方米的场地内,粗细不一的沙石被随意堆成数座“小山”,最高处超过3米,所有沙石均完全裸露在外,既没有覆盖防尘网,也没有设置围挡。
- 场地内没有任何喷淋、雾炮等降尘设备,甚至连基础的硬化地面都没有——车辆驶过或风吹过时,地面的浮尘和沙石粉末便会随风扬起,肉眼可见的粉尘在空气中扩散。
- 除了沙石堆放,场地边缘还散落着不少废弃包装袋和杂物,未做任何清理,与周边农田和村落环境形成鲜明反差。
附近村民告诉笔者,这个存砂厂存在有些时日了,“平时拉砂的车进进出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地泥。尤其到了刮风天,家里窗户都不敢开,生怕灰尘飘进来。”大家多次担心扬尘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家人健康,但始终没看到相关部门来处理。
核心问题:“三无”属性明显 监管为何“缺位”
从现场情况和行业规范来看,该存砂厂的“违规”属性十分清晰:
首先是无合法资质。根据相关规定,砂石储存、经营需取得营业执照、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等手续,而该存砂厂既无公示的相关证照,也无法提供合规经营证明,属于典型的“无资质”经营。
其次是无环保措施。当前,砂石场的扬尘污染是环保监管重点,“遮盖、喷淋、硬化、围挡”是基本要求。但该存砂厂完全未落实任何环保措施,显然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扬尘污染防治的规定。
最后是无安全管理。随意堆放的沙石缺乏稳固措施,且场地内无安全警示标识,若遇极端天气或车辆碰撞,可能存在沙石坍塌等安全隐患。
如此明显的“三无”场所,为何能长期存在?周边村民疑惑:“相关部门是不是没发现?还是发现了没处理?”这背后,是监管责任的落实问题,也是群众对“看得见的管得着”的期盼。
结语:别让“角落污染”拖了生态后腿
砂石储存虽看似小事,却直接关系到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生态环境。洪洞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对这类“藏身角落”的违规场所,更应做到“发现一起、整治一起”。
当前,该存砂厂的扬尘隐患已摆在眼前,群众的诉求也十分明确。我们期待当地监管部门能尽快行动起来——查清该存砂厂的合规性,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理,督促其整改到位,还村民一个干净、安全的生活环境。毕竟,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死角”,监管更不能有“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