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我不犯错,不被抓到,就没问题。”
三重一大规定更新以后,这种想法将彻底破灭。
你在哪个岗位、签了哪份材料、参与了哪次决策,这些事都会被记录、被审核、被追责。
责任不能让领导一个人扛,整条链上的每一个人,谁也撇不清。
上图为地方监督情况
原创/许二野:身在局中,眼里有风
自己不亲自做错事情,就没有太大责任。这种旁观者效应已经不被允许。
“三重一大”强调,所有干部,从基层到高层,都必须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承担责任。
每个环节都被监督,每个节点都可追溯。
如果领导干部在执行过程中,有任何形式的失职、玩忽职守,甚至有默许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失职或违规。
责任不再由“谁签字”决定,要看谁知道,谁放任,谁知情不报。
明知道某些问题,却没有采取行动去解决,甚至故意忽视,那么你就已经在履职上出现了失误,会在未来带来处分。
按照《党内监督条例》最新修订:
凡涉及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过集体决策,未经集体决策或未按规定程序决策,责任将追溯到相关领导及分管人员。
不管你是高层领导、部门负责人,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只要你参与了决策过程,甚至只是提出了意见,就不能置身事外。
依据新三重一大规定,我归纳出5种情形,所有相关方都可能被追责。
任命和调整干部,未按程序进行
干部的任用、职务调整必须经过严格程序,如果你绕过规定、私下操作,将面临组织的审查,甚至可能牵连到人事操作链上的其他同事。
重大资金安排,未经集体讨论
资金调动、项目投资,财务审批......涉及重大资金决策时,必须通过集体会议进行商议决定。如果有人绕过这个程序,擅自决定,全链条追责。
决策执行不到位,责任推诿
明知道问题,却没人处理,此类失职行为,是体制内的大忌。
虚假报告、瞒报失职行为
部分干部为了迎合领导,提交虚假报告,隐瞒工作中的失误。这种行为是对组织的不忠诚,
一经发现,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员将被同步追责,无一例外。
决策前未经审慎调查,草率决策
重大的决策没有调查研究,凭空做决策,被视为严重失职,不仅仅是个人的错误,也是对集体信任的背离。
不集体决策,个人作主
决策不听多方意见、单打独斗、个人专断不再被容忍。或者决策者私自修改决策内容时,
上级领导、同级管理者、下属协同决策者都会被纳入追责范围。
责任,不分高低。
问题一出,不分职级,按责追责,干部无处可藏。过去那种让下属背锅、交由下级执行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
你上了会,你点了头,你没阻止,这些都可能成为纪委追责的依据。
没有人能在责任链上置身事外。
02
你身边的潜在风险
03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