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有这8种行为将被追责!这些事千万别碰

2025-06-21

 “原以为是废物利用,没想到踩了高压线!”浙江鄞州某村支书最近很郁闷,他把村中废弃茶厂的制茶设备拿来私用,结果被镇纪委公开批评,还责令限期整改。这样的小事竟被追责?没错!这是中央最新亮出的8把“利剑”,村干部哪些事不能做,现在划得清清楚楚!

  中央对基层“微腐败”和作风问题,绝不会手软!2025年,中央最新发布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为全国570万农村基层干部戴上“紧箍咒”,也送上“护身符”。新规详细列出8类禁止行为、47条具体红线,今天咱们就一条条拆解,村干部们可要记牢了!

、补贴资金这条线,伸手必被捉!


  在发放种粮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时,严禁:虚报冒领套取资金(比如虚报种植面积骗补贴)、截留补贴资金(钱过手就“抽成”)、其他任何形式的侵占挪用。

      记住:这些钱是农民的“救命钱”,谁动谁倒霉!

二、村集体“三资”管理,别想浑水摸鱼


  村集体的钱、资产、资源是全体村民的,禁止:搞“小金库”、坐收坐支、低价出租村集体资产、土地、设备,或无偿占用(比如把厂房便宜租给亲戚)、违规发包土地、截留土地流转费、强收农民宅基地。

      案例警示:北方某村主任把集体林地低价承包给侄子,结果乌纱帽丢了还赔钱!

三、乡村建设项目,别打歪主意


  修路、改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中不准:虚报工程量套钱(比如没修3公里路却报5公里)、操纵招标、自己人“围标”、让亲属承包本村工程

      重点:村干部亲属承揽本村工程?项目资金全追回,责任人丢官坐牢,发现一起查一起!

四、为民服务别耍特权


  最招老百姓恨的7种行为被明令禁止:危房改造、低保评定时优亲厚友、拖欠村民工钱、克扣救灾物资、乱摊派收费、索要“辛苦费”“好处费”、执法时看人下菜碟

      提醒:某乡干部帮亲戚违规办低保被举报,撤职退钱还通报全县!某村主任克扣贫困户补贴被举报,党内严重警告,违纪所得返还群众‌!

五、选举拉票?直接出局!


  村“两委”换届时严禁:请客送礼拉票买票、威胁村民投票、造谣抹黑竞争对手、伪造选票、篡改选举结果、打击报复举报人。

      规定:参与贿选者,取消参选资格;组织者坐牢!血的教训: 西南某村候选人给每户送桶油,结果当选无效还被刑拘!

六、形式主义害人害己


  村干部最易踩的“作风雷区”:搞“形象工程”(比如借钱修豪华村牌楼)、政策“一刀切”(强行铲除农户经济作物)、强迫村民种指定作物,卖指定渠道、村民办事推诿扯皮,故意刁难(办个证明跑断腿)、大操大办借机敛财

      村民吐槽:“有些干部官不大架子大,新规治的就是这号人!”,2025年专项整治已启动,严查“一刀切”!

七、村务监督别玩猫腻


  重点打击3种行为:财务造假(隐瞒集体财务问题,伪造账本,搞两本账)、阻拦村民查账,质询、拒绝村务公开、打击报复监督员,打压举报人,销毁证据。

      创新机制:财务支出需村书记、村主任、监委会主任三人联签,想暗箱操作?没门!去年河南某村会计因销毁账本被判刑,从重处罚!

八、扰乱秩序必遭严惩


  尤其警惕涉黑涉恶:当“村霸”保护伞、纵容村霸征地拆迁闹事、勾结赌博团伙抽成、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百姓。

      警示:2025年扫黑除恶常态化,包庇者一律严惩!某村支书收保护费纵容赌场,被判刑12年!

新规亮点:既划红线又撑腰


  这次修订不只是约束,更为实干者兜底:

  → 防范“背锅式问责”:明确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不追责,避免“干得多错得多”

  → 建立澄清机制:被诬告的干部组织公开正名

  → 设置回访制度:受处分干部改正得好照样能重用

  “问责就像拧螺丝,过紧会滑丝断裂,过松会部件脱落。”有媒体形象指出。新规正是要精准拧紧责任的螺丝,让“流汗者”不再“流泪”!

为什么说新规也是“护身符”?


  对村干部而言,这47条既是警戒线,更是安全线:

  √ 干事前对照检查——不踩雷

  √ 被质疑时拿出规定——说得清

  √ 遭遇不公问责——可申诉

  一位乡镇干部感慨:“以前督查问责多,就像头上悬着好几把剑。现在规矩清楚了,反而敢放手干活了!”

  清风正则民心聚,规矩明则事业兴。8条红线划清了公与私的边界,护住了村集体的家底,更守住了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更是群众的“钱袋子守门人”,记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转发给更多村干部,守住底线,才能赢得民心!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