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男子一口气打死73条毒蛇后,谁料,竟被蛇围攻致死,死后坟头还被群蛇盘踞

2025-06-16

在广袤的中国中部,湖北省利川市的山水之间流传着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程地明,他是一个以捕蛇为生的普通农民。然而,他与蛇之间的纠葛却远远超出了寻常人的想象,最终演变成了一段匪夷所思、令人唏嘘的传奇。



程地明出生在利川市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早年家境清贫,他没读过多少书,靠着一身力气和胆量养活自己。由于地处山区,利川附近的山林中蛇类繁多,很多村民会靠捕蛇、卖蛇补贴家用。蛇不仅是当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药材市场的抢手货。程地明自小耳濡目染,逐渐学会了捕蛇的技巧。他胆大心细,动作敏捷,在捕蛇这行里混得风生水起。


据村里老人回忆,程地明对蛇的习性了如指掌,能分辨出各种蛇的种类和毒性。特别是在每年的春夏之交,蛇类活动频繁的时候,他会带上工具,和村里的几个伙伴上山捕蛇。他们卖掉蛇后,所得的收入能维持全家一年的生活。


1986年4月17日,这一天本应是寻常的一天,但却改变了程地明的命运。当时,蛇类收购价不错,程地明约上了两个老伙计,一起前往蔡家坪附近的山林。蔡家坪地势险峻,树林茂密,是蛇类出没的热点区域。


他们在山林里穿梭了许久,忽然,一条体型硕大的蛇出现在他们眼前。这是一条长约1.3米的“红花野鸡脖子蛇”,学名虎斑颈槽蛇,这种蛇毒性极强,稍有不慎就可能丧命。程地明经验丰富,毫不犹豫地挥起棍子,将蛇打死。没想到,刚刚松了一口气,意外却接踵而至。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七八条“野鸡脖子蛇”,蛇信吐露,发出嘶嘶的警告声。它们毫无畏惧,径直朝程地明扑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程地明一时愣住了,但很快反应过来,抡起棍子奋力还击。更令人惊恐的是,他越打,蛇群越多。仿佛周围的蛇都被打死同伴的气味吸引过来,一时间蛇影绰绰,草丛间窜动着数不清的身影。



那天,程地明和伙伴们奋战良久,程地明一个人就打死了至少几十条蛇。他的同伴看得心惊胆战,纷纷劝他赶紧走。三人狼狈逃离,心有余悸地回到村里。这次捕蛇经历,让程地明在村里一时成了“英雄”,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


那次山中遭遇,让程地明久久不能释怀。蛇的阴影如影随形,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会想起那群蛇包围自己的可怕场景。蛇在当地人的印象中,本就带有神秘而危险的色彩,而亲身经历过“蛇潮”的程地明,更是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和忌惮。


整整两年,他都不敢再踏上山林一步。家里的收入顿时减少了许多,日子变得拮据。家人和朋友都劝他放下心结,但那种被群蛇包围的窒息感,让他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无所畏惧地捕蛇。


然而,生活的压力终究战胜了恐惧。1988年春,市场上传来消息,菜花蛇的收购价格暴涨,每条最高能卖到30元钱,这对当时的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程地明思前想后,决定再搏一回。这一次,他没有叫上伙伴,而是独自一人背上工具,悄悄上了山。


经过一天的劳作,他果然捕到了一条将近3斤重的大蛇。正当他满心欢喜准备下山时,天色已晚,山林中一片幽暗。忽然,一条隐匿在草丛中的竹叶青蛇跃出,狠狠地咬了他一口。程地明忍着剧痛,踉跄着继续下山。没想到不远处又出现一条“菜花蛇”,他以为机会来了,刚扑过去,又被猛然咬了一口。细看之下,竟然又是一条“野鸡脖子蛇”。


幸运的是,程地明命大,被及时送到医院抢救,捡回了一条命。经历这次生死边缘的挣扎,程地明终于下定决心发誓,此生再也不靠捕蛇为生。



然而,程地明虽决意金盆洗手,命运却仿佛和他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之后的三年里,不论他走到哪里,蛇似乎都在暗中盯着他。无论是在田里干活,还是在村头小路散步,程地明都曾无端被蛇咬伤。村里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人开始私下议论,这是不是“蛇报仇”?


他的家人越来越担心,每次出门都格外小心,但即便如此,意外还是降临了。1991年的一天,程地明正在自家地里劳作,没想到又遭遇了“野鸡脖子蛇”的袭击。这一次,他没有那么幸运,最终因毒发身亡。


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周围地面上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几条死蛇,程地明身上布满了毒蛇咬伤的痕迹。有人说,他临死前依然在拼命反抗,用尽最后的力气打死了几条蛇。


程地明的去世让全村人都陷入了悲痛和惊恐之中。人们感慨他的命运多舛,也对这接二连三的蛇灾议论纷纷。更奇怪的事情发生在他下葬之后。

自从程地明下葬后,他的坟头竟然一直长不出草来,无论别人怎么栽种,草苗很快就枯萎。更诡异的是,每年的三月至九月,是蛇类出没最频繁的季节,总有一群蛇盘踞在他的坟头,发出低低的嘶嘶声,仿佛在低语交流。村民们曾悄悄观望,发现这些蛇有时会在一条体型硕大的蛇带领下,整齐地离开,就像是在举行某种神秘的仪式。


这一现象让乡亲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蛇在为同伴报仇,有人说程地明的亡灵未得安息,还有人干脆把这片地方视为“蛇地”,平常尽量绕道而行。程地明的家人也因此背上了莫名的心理负担,他们既不敢轻易打扰坟地,也只好默默忍受。



程地明的故事很快在周边村庄传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将其当作警示,劝导后人不要过度捕杀生灵;也有人说这是大自然的冥冥报应,是对人类贪婪与无知的一种惩罚。


这段经历也让当地人对蛇有了更复杂的情感。一方面,蛇是经济来源,是美味和药材;另一方面,蛇又是带有神秘色彩的生灵,似乎拥有自己的情感和“复仇”的本能。许多人开始敬畏山林,少有人再主动去大规模捕蛇。


程地明的遭遇,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贪婪与敬畏的故事。也许,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记仇”,但自然界的平衡却需要人类去尊重和维护。当人类一次次挑战自然的底线,最终也可能遭遇自然的反噬。


程地明的故事至今仍在民间流传,成为利川山林中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每当有人经过蔡家坪的山林,总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心中多了一分敬畏与警惕。也许,这正是大自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提醒着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敬畏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处。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