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3
近日,关于前列腺癌疾病的新闻话题引起公众关注。前列腺癌骨转移意味着什么?如何早期发现和干预?本文为您详解。
全球每年有超过140万男性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其中近40万因此失去生命。在我国,这一数字同样触目惊心:2022年新发病例突破13万,死亡病例超4万。在广东地区,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且年均增长率达6.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更令人担忧的是,约90%的晚期患者会出现癌细胞"骨转移"(常见于脊柱、骨盆等部位)。数据显示,确诊时已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占比高达35%,这些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这种被称为"静默转移"的病变,就像白蚁蛀空房梁,初期症状隐匿,等到出现持续骨痛、病理性骨折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黄帅教授指出,前列腺癌骨转移有三个典型前兆容易被忽视:首先是夜间加重的持续性骨痛,其次是轻微外力导致的骨折,最后是逐渐加重的活动受限。很多患者把这些症状简单归咎于年龄增长,结果确诊时已到晚期。
前列腺癌骨转移与其他癌症骨转移不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骨性”改变,即癌细胞刺激骨骼异常增生,而非单纯的骨质破坏。这些骨结构看起来很“硬”,但实际上很脆弱,容易骨折。这就像是骨头里长了“假骨头”,看着硬,其实一碰就碎。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需采取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结合全身治疗和局部干预。
1、肿瘤科全身治疗:通过内分泌治疗(药物去势)、靶向与核素治疗(镭-223是唯一可延长生存的放射性核素,针对成骨性转移,显著缓解骨痛)、骨改良药物(地舒单抗),可抑制肿瘤进展。
2、骨科局部治疗:骨科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治疗作用不是切除肿瘤病灶治疗肿瘤,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止痛,缓解病人疼痛症状,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局部疼痛严重,我们脊柱外科可以通过椎体成形术,肿瘤射频消融术这些微创的治疗手段达到缓解患者病人的疼痛症状。
(2)保护脊髓神经功能,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局部肿瘤压迫脊髓神经,轻则引起疼痛,重则导致截瘫,我们脊柱外科可以通过切除肿瘤减压,甚至是通过UBE这些微创的手段切除肿瘤,保护脊髓神经功能。
(3)重建脊柱稳定性,有些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肿瘤破坏了脊柱稳定,我们脊柱外科可以通过椎弓根钉内固定等方式重建脊柱稳定性,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1、定期筛查: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PSA检测和直肠指检,有家族史者需提前至45岁。
2、生活方式调整: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D及蔬菜水果,并适度日晒以促进骨骼健康;适度运动,适当步行、慢跑等低强度运动,增强骨骼强度。
3、心理支持:患者及家属需正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前列腺癌骨转移虽凶险,但通过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仍可有效控制病情。黄帅教授呼吁:“男性健康不容忽视,关注身体信号,及时就医,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