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罕见”大风是啥概念?此次大风何处来?如何防护?重要提醒→

2025-04-14

【运城市气象局】11日21时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全市将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请注意防范!11日起,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天气复杂,其中,北方将出现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华北地区需警惕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历史罕见”有多极端?4月10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此次冷空气过程会给我国华北和黄淮东部地区带来强风天气,瞬时极端大风会达到12~13级。马学款说,从历史同期来看,4月份,华北到黄淮一带出现10-11级大风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超过12级的极大风速历史上并不多见,“应该说这次过程的强风在4月份还是比较少见的”。13级风是什么概念?专家:可吹倒直径30cm左右的树

我国《风力等级》国家标准将风力等级依次划分为18个等级。11、12级风陆上很少见,一般当风力超过12级时,就意味着对陆地地面物象“摧毁极大”。

图源:中国气象网13级阵风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马学款举例,它可以推断直径达到30厘米左右的树木”同时,极端大风也会推倒一些广告牌、简易搭建物和一些交通设施、设施农业等,甚至像路边的电动车、自行车等轻型车辆也有可能会被吹翻。但他指出,这种强风往往最容易出现在山区的山口和城市里两栋高楼之间容易出现狭管效应的地方,所以13级大风并不是普遍出现的。此次大风何处来?10日白天,冷涡在蒙古国生成,沿西北-东南方向于11日夜间移至北京,随后加强并缓慢东移,涡后不断有强冷空气持续影响北京,带来极端大风天气。“高空形成的冷涡在四月份也并不多见,并且这次强度具有极端性。”马学款介绍说,在春季要形成强冷涡系统需要强冷气流持续性输入,这次大风过程也跟冷空气势力强、冷涡系统比较深厚有明显关系。“造成大风的原因是,此前华北地区气温明显上升,冷锋前的升温比较明显,冷锋后的势力也比较强,气压梯度大就容易导致地面产生大风。马学款表示,春季气温总体趋势是在逐渐回暖,但冷空气仍然会比较活跃,而且冷空气活跃时,冷暖空气的对峙往往会比较剧烈,形成比较强的气压梯度,导致地面大风的产生,但冷空气在春季的活动特点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每次冷空气活动结束后,气温会出现快速回升。大风来袭该如何防御?大风可能伴随沙尘、降温及突发性强对流天气,对居民健康安全构成威胁。多科室医生给出防护建议,保障自身和身边人健康:急诊医生提示:
  • 户外篇:大风事故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因为高空坠物:老式建筑外墙、年久失修的广告牌、马路旁的大树枯枝,被称为三大"空中杀手",宅家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必须出行的朋友,出行时请务必避开环路高架连接处、远离工地密集区域、采用"之"字形骑行对抗横风。
  • 居家篇:当气温骤降时,人体为了维持体温,血管会自然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有疾病急性发作的风险,需格外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病情加重。
如果患者出现以下症状,需及时就医:

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这可能是血压升高的信号,应及时测量血压;

持续不好转的胸闷、胸痛,这可能是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前兆;

言语不清、肢体无力,这可能是中风的症状。

以上疾病的救治时间窗都很短,请毫不犹豫拨打急救电话。

呼吸科医生提示:
呼吸系统是受环境影响最直接的器官,大风赶上春季,空气中的粉尘和花粉浓度骤然飙升。对于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此时尽量不要出门一定要出门的话,注意做好防护,比如口罩、眼镜、帽子、纱巾要戴全,保护好五官和皮肤,尤其是呼吸道。即使不出门,大风天时室内的粉尘浓度要远远高于平常日子,要规范使用基础疾病的药物,并备好2种可能用到的急用药:
  • 一种是缓解气管痉挛的药物,用于治疗因粉尘刺激而导致的气管痉挛;
  • 另一种是抗过敏药,可以缓解因花粉浓度骤然升高而引起的气道过敏。
儿科医生提示:
大风天非必要别带娃出门,不得不带娃外出,牢记这五点,让孩子远离风险: 
  • 戴好儿童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口鼻,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开启空气净化器。 
  • 沙尘、柳絮容易进入眼睛,戴好护目镜或帽子,避免揉眼。如果眼睛不幸进了异物及时用清水冲洗。多抹护肤油,避免皮肤干裂。
  • 最好给孩子穿上防风的外套,及时擦干汗液,避免吹风受凉。 
  • 大风天多注意看护孩子,避免站不稳出现磕碰。远离广告牌、树木和工地,坐婴儿车的要扣紧安全带。
  • 如果孩子出现剧烈咳嗽、胸闷、皮疹或眼睛红肿,请及时就医


来源:央视新闻、央视网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