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2
聚焦两会提案:聆听时代强音,展望美好未来
两会,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是共商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平台。
今年两会期间,一系列提案引发广泛关注,它们聚焦民生痛点,直击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国家前行注入智慧与力量。
其中大家最关注哪些提案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今年两会期间,目前在网上呼声最高的八个提案,有你支持的吗?
(1)张翼:提高农民养老金,争取在10年之内使基础养老金翻一番,达到每月500-600元左右。
农民,作为我国庞大的群体,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张翼建议,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争取10年内基础养老金翻一番,到2035年,让农村居民养老金总额达每月500 - 600元左右。
这一提案,犹如春日暖阳,照进农民的心间。长期以来,农民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提高养老金,是对农民辛勤付出的回馈,能让他们在晚年生活得更有尊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2)郑功成建议:延迟退休,尽快遏制“35岁就业歧视现象”。
郑功成建议延迟退休,同时尽快遏制“35岁就业歧视现象”,这一提案切中了当前社会的两大痛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延迟退休成为缓解养老金压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必然选择。
然而,“35岁就业歧视”却让许多正值壮年的职场人陷入困境。
企业应摒弃年龄偏见,以能力和经验为用人标准;政府也需出台政策规范就业市场,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让不同年龄段的人才都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3)蒋胜男建议:取消离婚“冷静期”。
蒋胜男建议取消离婚“冷静期”,认为其无法解决婚姻问题,反而可能加重弱势群体的痛苦,结婚才需要冷静期。
离婚冷静期的初衷是减少冲动离婚,维护家庭稳定,但在实践中,却给一些遭受婚姻困境的人带来更多煎熬。
在婚姻自由的时代,应尊重个体对婚姻的自主选择,取消不合理的限制,为那些在痛苦婚姻中挣扎的人打开解脱的出口,让法律更具人性关怀。
(4)甘华田:将“学历歧视”纳入就业歧视范畴,禁止在招聘中设置与岗位无关的学历限制,逐步取消一本二本划分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甘华田提议将“学历歧视”纳入就业歧视范畴,禁止在招聘中设置与岗位无关的学历限制,逐步取消一本二本划分政策。
学历不应成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许多岗位更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打破学历壁垒,能让更多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就业环境。
(5)石炳启:建议各地制定彩礼金额上限标准不超过各地人均年收入的两倍。
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建议各地制定彩礼金额上限标准,不超过各地人均年收入的两倍。
高额彩礼已成为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甚至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制定彩礼上限,能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让婚姻回归爱情的本质,减轻年轻人的经济压力,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6)余淼杰建议:建议个税起征点从6万元/年提高至10万元/年。
余淼杰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从6万元/年提高至10万元/年,定向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
这一举措将使月收入8333元以下群体免缴个税,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
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减轻他们的税负,能有效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7)樊董伟建议:禁止未成年人拥有游戏账号。
樊董伟建议禁止未成年人拥有游戏账号,旨在从源头遏制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
在信息时代,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巨大,过度沉迷不仅影响学习,还损害身心健康。
禁止未成年人拥有游戏账号,是对他们成长的有力守护,让孩子们能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8)张伯礼:建议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刑责年龄降至12岁,建立分级追责机制。
张伯礼建议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刑责年龄降至12岁,并建立分级追责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未成年人早熟现象明显,部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降低刑责年龄,并非严惩,而是以法律的威慑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些提案,是时代的声音,是民生的诉求。它们聚焦社会热点,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与方向。
期待两会能让这些提案落地生根,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