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6
政审是选拔公务员的重要一环,要想成为一名公务员,不仅笔试、面试要表现出色,还要顺利通过政审这道难关。
随着社会对公务员要求的不断提高,政审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根据《关于公务员录用工作的意见》,公务员政审再添“新规”,在多个方面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特别是以下这四类人员,就算分数再高,均不会录用:
1.严重失信被执行的人员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不断加大,公众对失信被执行人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这类人员通常因为履行应尽义务不到位或者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而被列入失信名单,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公务员政审将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员的排查,对被列入失信名单的人员,将被视为不符合公务员录用条件,无论其表现如何优秀,不予录用。
2.被开除党团籍的人员
在公务员录用中,如果考生有党员或者团员身份,这本来是很有优势的。但是,如果因违反有关纪律而被开除党籍、团籍,后果非常严重。
作为一名党员、团员,严格遵守纪律是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一旦违反纪律,必然受到相关处分,甚至被开除。
公务员政审将对开除党籍团籍的人员进行严格排查,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开除党籍、团籍,都将被视为不符合公务员录用条件,不予录用。
3.有酒驾案底的人员
酒驾案底就是指个人因酒后驾驶机动车而触犯法律,被记录在案的行为。
近些年来,公务员因为酒驾上新闻的事件层出不穷,严重损坏了公务员队伍的形象。酒驾不仅严重危害生命财产安全,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在公务员录用中,对在政审中被查出有酒驾案底的人员,就算其他方面表现再好,都将被无情淘汰,不予录用。
对于常见的交通违法、行政违法以及在校期间违纪等情节比较轻微,且已经接受了处罚的违法违纪行为,一般不会对政审产生太大的影响。
4.网络言行不当的人员
在当下的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虽然提倡网络自由、发声自由,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如果在网络平台发表过不当言论,或对他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将无法通过公务员政治审核。
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过损害国家形象、诋毁国家声誉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言论,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和道德标准。
对在网络上有不当言行的人员,即便在考试分数上表现再优异,也无法顺利通过政审,不予录用。
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品行良好、遵纪守法的人才,为推动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维护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提供有力保障。
在报考公务员之前,务必详细了解政审的最新规定和要求,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因政审不合格而错失良机。
友情提醒:一定要高度重视政审,平时注重自身的政治品行和社会信用,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