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取得胜诉判决后,债权人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发现执行速度慢、执行力度低,执行法官不作为、消极作为等情形,导致债权迟迟无法实现。
本来寄希望于法院,最终发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得的胜诉判决是“胜诉白条”,很多人当事人欲哭无泪,哭诉无门。
执行的问题不解决,不仅是当事人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的问题,更可能导致广大债权人失去对法律的信仰,迟滞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无论从何角度,执行难的问题应当、必须彻底解决。
一、不积极执行的表现有哪些
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却消极执行,不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不
积极履行法拍程序。
执行法官或者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后,为防止其转移隐匿变卖赠与财产来规避执行,执行法官应在法定时限内采取执行措施。
法律实践中,可能存在执行法官因公务繁忙、案件众多,或者财产在外地需要跨区域执行,耗时耗力等因素,致使出现执行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到位,最终被执行人将财产通过非法方式转移、隐匿等手段规避执行,导致最终出现无法执行的问题;
2.违规解除限制消费措施
强制执行程序中,如果被执行人未如期进行财产报告,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法院会对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该令没有期限,即使案件“终本”,执行法官亦不能解除限高,除非符合解除的法定情形。
法律实践中,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被执行人的限高措施却予以解除,这对促使其履行债务和对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保护非常不利;
3.申请执行人无法获知的不明原因拖延执行
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有严格的法定程序,每一个程序都有严格的期限限制。比如执行案件的期限是6个月,被执行人的财产报告期限是3日等等。现实中,超期执行或者拖延执行的现象并不鲜见。
二、申请执行人怎么办?
1.申请执行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进行执行监督
依据《最高院、最高检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向具有管辖权的检察院申请执行监督
2.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法院应当在在六个月内执行,若未在本期限内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
3.向有关部门投诉,督促其执行
申请执行人可以拨打12368诉讼服务电话,或者在法院接待日向法院院长等领导反馈执行情况。
4.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执行人员的违法违纪情形
如果申请执行人发现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和被执行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存在违法违纪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