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群众,让损害耕地行为随时“现形”

2024-09-25

三农快评

想知道你身边的耕地是不是永久基本农田,这事现在变得非常简单,只要拿出手机或者在电脑上点几下,就能清清楚楚分辨。这是昨天(9月23日)自然资源部向社会提供的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带来的效果。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在互联网上向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


记者在手机上试了一下,打开小程序,随便点一块地,如果是永久基本农田,这块地就会显示透明的黄色,弹出来的说明中会注明“永久基本农田”,并标注这块地的位置、面积、编号情况。如果不是,会提示“未查询到永久基本农田信息”。


这个查询有多大用处?我们以前曾经做过多期曝光损害永久基本农田的节目,为了核实确实是永久基本农田,每次都需要找当地农民拿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现场核实。那时候就想,国家要是能有一个随时方便查询的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图就好了。为这事我们还问过几个土地方面的专家,他们表示难度不小。没想到,这才几年的时间,这个想法还真实现了。


当然,这个事主要方便的还不是我们,而是方便群众查询,也利于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就如自然资源部在发布这一信息时提到的,如果发现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开展种植果树、花卉、挖塘养鱼等活动并改变耕地性质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以及堆放建筑垃圾等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条件的,可向当地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反映,属地主管部门核实后进行处置。


就是说,这次向社会提供的这个查询服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发挥群众的力量,让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共同监督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一般都是优质耕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重大。目前我们确定的是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虽然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了1758万亩,实现连续3年净增加,但是在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明显。在这种矛盾冲突中,经济发展往往占据上风,我们的耕地保护压力仍然很大。在这种形势下,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用途,应该是底线思维,容不得半点含糊。这次自然资源部向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发动群众力量来保护,彰显的就是国家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决心。


三农快评——从三农角度看问题


聚焦“三农”领域大事、要事、急事、难事,权威跟踪“三农”领域热点、焦点、难点、重点话题,独家解析“三农”新闻事件,认真寻找新闻第二落点,用有速度的关注、有高度的站位、有态度的表达、有温度的关爱、有深度的见解回应社会关切。


作者中国三农发布评论员 常瑞民

媒体链接